电梯是群众使用最频繁的特定种类设备,事关“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202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文件提出,“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是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的重点任务之一。截至2024年8月底,我市登记使用住宅电梯5864台,每年增幅约6%左右。未来三年内,使用10年以上住宅电梯数量预计将达到2300台,占在用住宅电梯的40%以上,电梯老龄化趋势日渐凸显。调研发现,老旧电梯更新难度较大,居住小区电梯的维护和保养常常难以落实到位。主要体现在:
一是业主文明乘梯意识淡薄。根据已安装物联智控装置的近500台住宅电梯数据分析,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8月,已监测到用梯不文明行为共123558条。住宅电梯使用的过程中暴力使用、强制开门、超负荷运行、违法建设等行为屡见不鲜,极易导致常耗零部件加速磨损、安全保护装置破坏失效、机械结构人为损伤等问题发生;电梯发生故障后,需动用专项维修资金实施修理,业主往往又会出现意见分歧,导致修理资金无法保障,电梯长期“带病”运行。甚至有个别业主将电梯作为发泄情绪的对象,暴力损坏电梯部件和箱体,严重缩短电梯寿命。二是使用单位不重视维保工作。全市住宅电梯分布在201个居住小区,登记在144个使用单位名下,大多为物业公司。从调研情况看,部分物业公司虽委托维保单位做日常维保工作,但疏于对被委托单位的监督;部分物业公司为节省其物业费开支,对应当由物业支出的一般修理项目不维修,故意拖延造成大故障或检验不合格,再动用业主的专项维修资金进行修理;部分小区物业费收缴困难,物业公司无资金进行相对有效的电梯管护,电梯基本处于无人保养状态。三是恶性竞争导致维保质量下降。部分维保单位通过减少维保人员、采取维保人员“走保”或减少一般易耗材料的更换等方式节省本金,以压低价格争取订单,恶性竞争现象严重。部分电梯厂家限制非本厂指定的单位实施维保,通过电梯主板设置密码,导致其他维保单位无法调取电梯运作情况参数、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解决电梯故障,维保质量无法保障。四是建筑因素造成电梯故障。部分老旧住宅电梯的机房、井道、底坑等由于建筑规划设计存在缺陷,防水措施不到位,排水通道不畅,造成渗水、漏水,电梯部件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极易引发故障,而且该类问题在房屋交付后极难得到妥善解决。部分小区配套设施不足,不能保障电梯安全运作,如电梯机房空调设施年久失效,电梯主机、控制柜等长时间高温运行,导致电梯故障率激增,显著缩短常规使用的寿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规范电梯承接查验与装修阶段管理。以“人防+技防”强化电梯管理使用,重点规范开发建筑设计企业与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全周期档案管理,并将有关查验情况向业主公开;尤其在业主房屋装修阶段,更要加强对电梯使用情况的巡检,防止出现电梯超负荷运转以及暴力使用等情况,督促维保单位按规定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充分的利用高品质住宅、智能建筑等政策要求,加强对电梯安全使用全过程管理。建立使用单位(物业)撤场前完好移交管理机制,对未履行撤场交接的单位纳入征信黑名单管理,防止撤场不移交电梯档案资料、有隐患不整改等现象。
2.强化电梯使用和维保环节联动监管。保障电梯安全运作需要业主、物业、维保三方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强化使用管理责任落实,规范维护保养行为。建议住建部门将电梯的安全管理作为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持续督促物业服务单位履行电梯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研究有关电梯使用费收缴、支用的有效制度,保障业主权益,平衡市场关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对维保、检验测试单位的执法检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电梯维保、检验测试过程实施全时段智能化监管,杜绝虚假维保行为发生。公安机关加大恶意暴力用梯、破坏电梯安全设施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探索由协会组织公布电梯运行费、维保费、维修费等指导性价格目录,防止降质压价竞争等恶性循环现象发生。
3.推动电梯管护综合保险新模式改革。传统模式下,物业公司服务合同之外的事项都要经过业主沟通、投票表决,一个小区为了电梯的事情,一年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投票很多次,实现起来很难。建议从安置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着手,探索住宅电梯“保险+服务”新型管护模式改革,引导业主通过购买电梯综合管护责任保险,将电梯使用管理权委托保险公司履行,由保险公司组织对电梯管理和日常维保的全过程监督,电梯故障后修理由保险公司依照保险合同履行赔付,提高日常电梯管理与维护保养质量,降低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率。
4.培育人人践行安全文明乘梯新风尚。组织使用单位开展电梯有关规定法律、法规规定的学习,逐渐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维保单位学习相关规章制度,逐步提升电梯事故隐患排查、按时进行检查和维护能力;强化监察队伍法治意识,加强电梯等特定种类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检查指引等学习,全方面提升监管人员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经常性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开展电梯安全知识宣讲和应急演练,让安全知识进家庭、入人心,形成人人文明乘梯、事故立即处理的安全氛围。